|
照明基本概念人类利用眼睛的光,经视觉神经转换成讯号传送至大脑因此照明便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人类在拥有一双 健全的眼睛的同时,也必须要有适当的灯光照明配合才能发挥其功能,因此适当的照明是非常重要的。 而 在灯光照明不足的 黑暗环境中,眼睛是无法清楚辨识物体,但在过份明亮刺眼的光线之下也无法的看清事物,所以在不凉的环境下长期持续工作, 不仅易影导致眼睛疲劳造成近视,同时也降低工作效率,随着社会进步,生活水准提高,人对照明的要求也相对地 提高,除了 适 当的亮度之外,更要求舒适愉快的气氛,因此在考虑良好的照明时必须先了解色温度、演色性和经济效率。 |
色溫度(Color Temperature)
色温度是以绝对温度来表示,乃是将依标准黑体加热,温度升高至某一程度时颜色开始由深红、浅红、橙黄、白、蓝白、蓝, 逐渐改变,利用这种色光变化的特性 ,某光色变化的特性,某光源的光色与黑体的光点相同时,我们将黑色体当时的绝对温度 称为该光源之色温度。 色度在3000K以下时,光色就开始有偏红的现象,给人一种温暖感觉。 色温度超过5000K时颜色会偏 向蓝光,给人是一种清冷的感觉。通常亚热带的人比较喜欢4000K以上的色温度,而寒带的人比较喜欢4000K以下的色温度。 |
 |
 |
 |
Color warm5000k |
Color warm4000k |
Color warm3000k |
|
|
|
|
绝对温度
绝对温度K(Kelvin)是1848年英国物理学家克尔文提出,他认为摄氏零下273.16度才是温度的起点,因此绝对温度的计算方式就是摄氏零下273.16度才是温度的起点,因此绝对温度的计算方式,就是摄氏零下273.16度加上一班常用的摄氏温度, 如人体常温为36度,也就是绝对温度309度。 |
演色性(Color Rendering Index)
光源对物体颜色呈现的程度称为演色性CRI(或RA),也就是颜色逼真程度。演色性高的光源对颜色的表现较好,我们所看到的颜色也较接近自然原色,演色性低的光源对颜色的表现较差,我们所看到的颜色偏差也较大。为何会有演色性高低之情形发生?其关键在于该光线之分光特性,可见光之波长在380mm到760mm之范围内,也就是我们在光谱中见到的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范围,也就是我们在光谱中见到的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范围,如果光源所放射的光之中所含的各色光之中所含的各色光比例和自然光相接近,则我们而眼睛所能看到的颜色泽也会较为逼真。再好的装潢摆设、艺术品、衣服也会因为选择不对的光源而失真。 |
 |
 |
 |
Develops the color 60 |
Develops the color 80 |
Develops the color 90 |
|
|
经济效率 (Economic)
|
|
光源效率是其所发出来的流明除以其耗电量所得之值:
|
名称 |
单位 |
说明 |
| 流明
lm(lumen) |
发光源每秒钟所发出的量之总和, 简单的说就是光量。 |
光度
Luminous |
|
光的强度,在某一个特定方向角内所放射的量 |
照度
illuminance |
勒克斯
Lm/m2(lux) |
单位面积内所射入光的量,也就是光束除以面积(m2)所得到的值,用来表示 某 一场所的明亮度。 |
|
Nt cd/m2
Stibe cd/cm2 |
从某一方面所看到物体反光线的强度。
也就是说单位面积对某一方面反射的 光之强度。 照度是表示单位面积内入 射光的量。辉度则表示眼睛从某一方 向所看到的物体的反射光强度。 |
平均寿命 |
1 |
只一批灯泡点灯至百分之五十只数量 损坏不亮时之时数。 |
经济寿命 |
1 |
在同时考虑灯泡之损坏以及光束输出 衰减支状况下,其综合光束输出至一 特定比例之时数。此比例在一般用于 是外之光源为百分之七十,于是内之 光源如日光灯则为百分之八十。 |
|
总类
|
效率(lm/W) |
白灯泡
|
15 |
LED灯泡
|
60 |
石英卤素灯泡 |
25 |
SL省电型萤光灯泡 |
60 |
水银灯 |
65 |
普通萤光灯管 |
70 |
PL型萤光灯管 |
85 |
PLC型萤光灯管 |
85 |
石英负金属灯管 |
90 |
三波长自然色省电灯管
|
96 |
高压纳气灯管 |
130 |
低压纳气灯管 |
200 |
|
|
|